本文作者:author

黄金“避险”光环:一场由恐惧编织的幻梦?

黄金“避险”光环:一场由恐惧编织的幻梦?摘要: 黄金的“避险”光环:一场由恐惧编织的幻梦?近期黄金价格的微幅上涨,再次引发了市场对于“避险资产”的关注。表面上看,美元走软和全球贸易战的担忧似乎成为了推升金价的动力,但细究之下...

黄金的“避险”光环:一场由恐惧编织的幻梦?

近期黄金价格的微幅上涨,再次引发了市场对于“避险资产”的关注。表面上看,美元走软和全球贸易战的担忧似乎成为了推升金价的动力,但细究之下,这种看似合理的逻辑却存在着不少值得商榷之处。

美元疲软:黄金上涨的必然理由?

我们常听到“美元走弱,黄金上涨”的说法,但这背后真的是绝对的因果关系吗?诚然,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在美元贬值时,对于其他货币持有者来说会变得相对便宜,从而刺激需求。但这仅仅是影响金价的众多因素之一,绝非决定性因素。历史数据表明,美元和黄金并非总是呈现负相关关系。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元和黄金曾一度同涨,原因在于市场避险情绪高涨,美元作为传统避险货币也受到了追捧。

更进一步说,所谓的“美元走软”本身也值得推敲。美国经济的基本面真的差到需要通过美元贬值来刺激增长吗?如果美国经济依然保持着相对强劲的势头,那么美元的暂时性疲软,或许只是市场过度解读美联储可能降息的信号而已。

贸易战阴影:被过度放大的风险?

贸易战的担忧无疑是悬在市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特朗普政府的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确实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例如,他宣布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随后又对部分商品进行了豁免,这种“先打后拉”的策略让市场无所适从。华尔街的投资者们也抱怨说,这种做法非但没有缓解紧张局势,反而加剧了不确定性。

但问题在于,这种不确定性是否真的足以引发全球性的经济衰退?贸易战的影响是复杂的,它既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推高通胀,但也可能促使企业寻找新的市场和生产基地,从而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将所有的负面影响都归咎于贸易战,未免有失偏颇。

通胀魅影:黄金抗通胀的传说?

黄金被视为对抗通胀的有效工具,这几乎已经成为了市场上的“政治正确”。然而,历史数据表明,黄金抗通胀的能力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可靠。在某些时期,黄金价格确实能够跟随通胀同步上涨,但在另一些时期,黄金的表现却远远落后于通胀。

例如,在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时期,黄金价格确实大幅上涨,但这更多是由于当时全球经济环境的特殊性,而非黄金本身具有的某种神奇魔力。在通胀可控的现代社会,黄金作为抗通胀工具的价值正在逐渐减弱。投资者更应该关注的是,在通胀环境下,如何通过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来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而不是简单地将鸡蛋都放在黄金这一个篮子里。

“逢低买入”:谁在背后操纵?

文章提到“黄金价格仍然是‘逢低买入’的交易”,这无疑是在暗示投资者应该在金价下跌时买入。但问题在于,是谁在倡导这种“逢低买入”的策略?是散户投资者,还是大型机构?如果是后者,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怀疑,这是否是一种人为操控市场的行为。

我们不妨参考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几个月购买黄金的案例。央行的购金行为无疑会对金价产生一定的支撑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黄金就具备了绝对的投资价值。央行的购金行为,更多是出于国家战略层面的考虑,例如分散外汇储备,提高国家信用等等。普通投资者如果盲目跟风,很可能会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技术分析:自我实现的预言?

文章最后还提到了技术分析,认为只要金价守住21日移动均线,短期技术前景就大致保持不变。这种技术分析看似科学,但实际上却充满了主观性。不同的技术分析师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指标和方法,从而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更重要的是,技术分析本身可能会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如果足够多的投资者相信某个技术指标,并根据该指标进行交易,那么该指标最终可能会真的应验。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指标真的具有预测未来的能力,而仅仅是市场参与者集体行为的结果。

总而言之,黄金价格的上涨,并非简单的“避险情绪”驱动,而是受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投资者在追逐“避险”光环的同时,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分析市场,避免被各种虚假的宣传所迷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