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绩暴涨30%!这家公司竟靠“它”卷土重来?

业绩概述:符合预期,稳健增长
东方证券研究员姜雪晴、袁俊轩发布研究报告,指出该公司2024年业绩表现符合预期,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全年营业收入达276.18亿元,同比增长26.1%;归母净利润为20.05亿元,同比增长29.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9.46亿元,同比增长32.7%。
从季度数据来看,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86.43亿元,同比增长16.2%,环比增长18.7%;归母净利润为5.98亿元,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5.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97亿元,同比下降17.5%,环比下降24.5%。第四季度利润端增速低于营收端,主要受到毛利率下滑以及计提减值准备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在2024年第四季度计提资产与信用减值准备合计3.2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计划在2024年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积极回报投资者。
盈利能力分析:毛利率维稳,费用管控优化
毛利率分析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19.9%。由于会计准则调整,将不属于单项履约义务的保证类质量保证产生的预计负债计入营业成本,若采用同口径计算,则2024年毛利率同比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具体到第四季度,毛利率为18.4%,同口径下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5个百分点,这可能主要受到产品结构变动的影响。
费用率分析
2024年期间费用率为11.5%,同口径下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其中,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收入增长摊薄了费用。财务费用率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主要系汇兑波动影响。
现金流状况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94亿元,同比增长30.9%,表明公司经营质量良好。
业务进展:智能座舱稳健,智驾业务亮眼
智能座舱业务:稳步增长,持续创新
2024年,智能座舱业务实现营收182.30亿元,同比增长15.4%;毛利率为19.1%,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超过160亿元。
公司不断推出创新产品,第四代座舱产品已在理想汽车等客户实现量产配套,并基于全新AI芯片开发第五代座舱产品。同时,公司持续获得奇瑞、吉利、理想、埃安、广汽丰田等客户的新项目订单。HUD产品也成功量产下线,并进入德系、日系车企供应链。
随着产品线持续多元化以及新客户新订单的不断获取,预计公司智能座舱业务将持续巩固市场地位,维持稳步增长。
智能驾驶业务:智驾平权助力,发展迅猛
2024年,智能驾驶业务营收为73.14亿元,同比增长63.1%;网联服务及其他业务营收为20.74亿元,同比增长28.0%;智驾业务毛利率为19.9%,同比提升4.0个百分点;智驾业务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近100亿元。
公司在智驾域控产品领域巩固了领先地位,高算力平台已在理想、小鹏、极氪、长城、埃安、路特斯等客户车型配套量产,2024年新获小鹏、长城、奇瑞、埃安、广汽丰田等车企新项目订单。
公司与奇瑞汽车合作开发了业内首款可量产舱驾一体SOC产品,并与昊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基于新一代高算力芯片共同研发,推动新一代舱驾一体乃至中央计算平台的加速落地。
随着国内车企持续推动智驾平权,高阶智能驾驶渗透率加速提升,预计公司智驾业务仍将有望维持快速发展态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东方证券对公司收入、毛利率及费用率等进行了调整,并新增了2027年预测。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4.43元、5.43元、6.67元(原2025-2026年预测分别为4.87元、6.19元)。
考虑到可比公司2025年PE平均估值为38倍,给予公司目标价168.3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报告中提示了以下风险:
- 乘用车行业销量低于预期
- 车载娱乐系统、车载信息系统和驾驶信息系统配套量低于预期
- 车联网、液晶显示屏及ADAS业务收入低于预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